摘要:近三年来,推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征地拆迁补偿、社区“停车难”等民生问题3000余个,澄清不实言论和事件110余起,监督推动和协助村支两委化解各类矛盾2000余起。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彦兵 通讯员 晏媛媛 吉首报道
近年,湘西州吉首市纪委监委聚焦制约基层监督的难点堵点,从优化队伍结构上“破局”、做实基层监督“破题”和加强教育培训管理上“破茧”等三个方面,整合力量、创新方式、强化素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从优化队伍结构上“破局”,着力构建市乡村高效联动的监督体系,市纪委监委积极整合市乡村纪检监察力量,推行一体化管理,着力构建纵向调度有力、横向协作紧密、整体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2024年推行“常委(委员)+纪检监察室+N”模式,按照区域就近整合的原则,将“室组地”进行整合统筹,设立4个片区工作组,每个片区由2-3个纪检监察室、2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和2-3个乡镇(街道)纪(工)委组成,明确1名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担任片区领导。片区领导统筹片区力量办理信访、问题线索、案件和日常监督事项。
2019年统筹整合村级纪检员力量,按乡镇(街道)所辖村(社区)总数的50%—60%配备,统一招聘大学毕业生为村级纪检员,在乡镇(街道)纪(工)委统一管理下,开展监督检查、信访件办理及对村权的监督。目前,全市146个村(社区)共配备村级纪检监督员50名。
做实基层监督“破题”,不断推动基层权力规范行使
抓住基层权力运行关键,紧盯村支“两委”班子“关键少数”,群众关心关切的重点问题,工程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项目,做实基层监督,推动监督融入基层治理,不断提升治理效能。以“三湘护农”等专项治理为抓手,从乡镇(街道)资金拨付、村(社区)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审查验收、公示公开等全方位、全链条监督,实行“清单式”管理、“对账式”销号,深挖疑似问题线索。近三年来,共发现问题2000余个,全市办理村级问题线索121条,推动立案103件,查处一批作风不实、优亲厚友、截留挪用、贪污侵占问题村(社区)干部。
坚持政策在一线宣传。全市11个乡镇(街道)146个村(社区)共建立“湘西为民”监督服务微信群171个,基本实现全市所有村级组织、农村家庭、驻村干部和乡镇干部入群全覆盖。2023年以来,开展各类政策宣传7.8万余次。通过巡“群”、走村、入户,及时发现村民“急难愁盼”问题。近三年来,推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征地拆迁补偿、社区“停车难”等民生问题3000余个,澄清不实言论和事件110余起,监督推动和协助村支两委化解各类矛盾2000余起。2023年,全市涉及村(社区)信访举报件同比下降43.6%。
加强教育培训管理上“破茧”,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队伍
严格规范选人用人,把握专业化、年轻化总体原则,2023年招考调动年轻干部9人。按照“老带新、熟带生、上带下”搭配原则,选优建强队伍。2023年全年交流使用干部51人次。运用全员培训+重点培训方式,结合综合、监督、办案等薄弱环节,开展干部能力培训751人次。围绕信访举报、执纪审查、执法调查、案件审理等工作的重点环节,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2023年出台各类制度规范11项。科学量化考评指标,建立健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评先评优、干部使用提拔等挂钩。近三年来,全市43名纪检监察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其中14人到系统外担任领导职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统筹各方监督力量,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发挥基层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保障作用,以高质量监督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吉首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