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土地征收 > 拆迁指南

拆违建这些套路,一定要当心!

摘要:拆违,全称是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被有关机关拆违,可能是其人生中第一次跟“违法”沾上边,作为一向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被冠之以违法之名,“大脑一片空白”听之任之被拆“违”,“满脑问号”不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头昏脑胀”是该找关系?是该上访?还是找律师维权?这些都是一般人被拆违的正常反应,因为这里面的套路真的很深。
拆违建这些套路,一定要当心!

  拆违,全称是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被有关机关拆违,可能是其人生中第一次跟“违法”沾上边,作为一向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被冠之以违法之名,“大脑一片空白”听之任之被拆“违”,“满脑问号”不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头昏脑胀”是该找关系?是该上访?还是找律师维权?这些都是一般人被拆违的正常反应,因为这里面的套路真的很深。

  以案说法,带您盘点拆违里让人懵圈的套路:

  套路一:“违法建筑”的帽子是不可承受之重

  你的房子没有房产证、没有规划审批手续,是相关部门认定所谓“违法建筑”最常用的名头。仅仅“违法建筑”这四个字对很多老百姓来说,都是非常窒息和极具杀伤力的,因为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遵纪守法、安居乐业都是刻在骨子里的印记。所以,突然某天有关部门找上门说你的房子是违法建筑,按法律规定应当被强拆,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懵圈,大脑出现一段时间的空白,随之而来的就是引颈待戮,没等反应过来房子就被强拆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些人的房子一旦被相关部门冠之以违法建筑,他们是多么的懵圈、无奈和无助。

  套路二:拆违里的“快、准、狠”,

  某些部门在拆违过程中,充分展示了什么叫“目的意味着一切,手段和过程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大量案例都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在拆违过程中讲究的就是趁着老百姓没反应过来时通过“快、准、狠”的强拆手段,拆掉“违法建筑”,造成既定事实。所谓“快、准、狠”强拆手段的内在逻辑可归纳为:决定,能不作就不作;程序,能不走就不走;当事人,能控制就控制。由此“道”衍生出来的“术”可谓五花八门、眼花缭乱。没有决定书就敢拆、没有职权也敢拆、没有程序还是敢拆,拆的时候还要趁着天黑、趁着老百姓不在家,在家也要控制住不让出门、不让拍照、不让录像......

  套路三:以拆“违”之名,行征收拆迁之实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怪象:老百姓的自建房已经住了二十多年,这些年一直相安无事,直到有人说这个地方可能要拆迁了,有人来谈过了但没谈妥,往往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部门姗姗来迟的拆“违”。正所谓:早不来,晚不来,一遇拆迁就拆“违”。当然,也不能说某些民不举官不究的自建房屋经过漫长时间的洗涤就成了合法建筑,但相当一部分房屋就是某些部门打着拆“违”的幌子搞征收拆迁之实,旨在压缩征收拆迁成本。话又说回来了,即使真的是违法建筑,经过十几年的时间,也足以形成政府信赖保护利益,又怎么能简单用一句拆“违”一笔带过呢!

  套路四:大佬在背后,马仔强出头

  在拆违案件中不乏这样的案例:相关政府机关或职能部门不亲自动手,而是默许、纵容或者授意相关村委会等不具有职权的主体动手拆除“违法建筑”,等到老百姓反应过来要维权的时候,相关政府或职能部门则理直气壮地表示这个房子不是我拆的,这时没有职权的村委会则站出来“自认”“背锅”,老百姓就算明白背后的猫腻,也顶多走个民事侵权赔偿,还可能因为自身举证能力不足,导致诉讼结果不如意。

  套路五:看似仁慈,实则套中套

  在拆违过程中,有些看似仁慈实则套路的做法让人大开眼界:

  2021年12月北京市西城区某街道多部门联合执法强制拆除了余某某20多年前的自建房,本来有8间“违法”建筑,执法部门在没有作出任何书面决定的情况下,出于“仁慈”只拆了6间,给余某某留了厨房和卫生间。2022年5月,余某某准备提起行政诉讼,执法部门得到消息后对余某某说,你要是这样做,剩下的2间“违法”建筑也要拆掉。为了“保住”厨房和卫生间,投鼠忌器的余某某收回了马上递交的行政起诉状。

  上述案例只是拆违案件中比较常见的套路,为了避免被套路,在明律师提醒您:当您的房屋遭遇拆违时,无论您的房子是否真正违法建筑,都应该咨询专业的律师,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尽一切可能减少自己的经济损失。您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我的房子哪怕是违法建筑,也应当依法拆除,不能被违法拆除。

推荐律师

杨在明
主任律师 首席拆迁律师

土地改造 厂房拆迁

马丽芬
合伙人律师 督导律师

企业厂房拆迁 公房征收腾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