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拆迁资讯 > 拆迁新闻

艾滋病拆迁队:“熟人介绍熟人”

艾滋病拆迁队:“熟人介绍熟人”
作者:张继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无论是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人民群众都感受到了祖国的强盛与繁荣,也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十八大”以及“两会”也在强调要处理好社会利益矛盾,完善制度顶层设计与具体制度规范,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然而,伴随改革开放的还有一些问题,强制拆迁就是中国所处转型期、矛盾期的一个集中体现。当公众听到频发的拆迁事件,相当一部分人会不约而同想到“强制拆迁景象”。强制拆迁比拆迁仅仅是多了两个字“强制”,然而却折射出种种伤痛。
这种痛不仅在于被拆迁户的合理利益没有得到畅通渠道的申诉与保障而身心痛楚,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也是使公众颇感最为伤痛的一面。虽然有时被拆迁户存有过激行为或要求过高,可是道理还是能够将明白的,政策还是能讲清楚的,最后不幸的结局还是出现了。另一种伤痛在于政府行为。目前,我国在拆迁政策、程序等方面内容可能还不够完善,补偿标准还不够高,但主要的一个问题还是在于有些地级政府在利益的驱动下,有关部门为了部门利益对强制拆迁不管不问,甚至参与其中,说的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还有就是有的政府成为背后的推手,通过涉黑势力逼迫、强制拆迁。一旦公众对政府的行为产生怀疑,缺乏信任之时,政府的公信力恢复是存在难度的,而且需要时间调适。不仅如十八大所说搞不好腐败,甚至亡党亡国,同样缺乏公信力的政府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一些政府带来的伤痛是可怕的,弥补创伤需要很大代价的。最后一种伤痛,就是市场企业一味谋求商业利益,不顾自身形象和应承担的企业责任,在强制拆迁中扮演“主角”,请来涉黑势力甚至自身动用力量强制拆迁,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企业的社会责任究竟在哪里,这不也是一种伤痛嘛?
近几年来,强制拆迁事件频发,“强制拆迁景象”给我们带来种种伤痛,无论从近期还是长远来看,它伤害到的是各个相关利益者、利益主体的综合利益。那么,如何减少“强制拆迁景象”,如何处理相关利益者的关系,如何使得利益相关者有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平台互通信息并相互交流,如何更好的制定出保障弱势群体的相关规范与措施,这些都需要研究,需要时间,也需要统筹设计。党和政府在行动,公民社会在行动,市场主体也在行动,我们的“梦”不是梦,它汇合其他梦铸就“中国梦”。(张继军)

推荐律师

杨在明
主任律师 首席拆迁律师

土地改造 厂房拆迁

马丽芬
合伙人律师 督导律师

企业厂房拆迁 公房征收腾退